翁欢:走进历史的灵魂之门
发布时间:2022-05-17 15:47:41
翁欢,黄冈大光华高级中学历史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级职称。
任教9年,有2轮高中大轮回教学经验,熟悉历史高考命题思路和规律,专业知识扎实,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擅长高考历史学科押题。担任过6年班主任,4年历史备课组长,善于协调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班级学习氛围浓厚,所带毕业班、复读班均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十佳教坛新秀”“十佳课堂新秀”、高效课堂优质课“教学能手”“黄冈市优秀评卷员”等称号。
问:什么促使您成为一名历史教师?
答:首先说一下教师这个职业的选择,在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教师这个职业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一位好的老师对学生有巨大的帮助,他可以引导学生从不想学到愿意学,从不会学到轻松学。我个人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就有意愿选择师范专业,最后也是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师范专业。从教之后,个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职责的重要性。
问:对于现今的高考分为物理和历史两个方向,作为历史老师怎样看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答:中学历史课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承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历史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塑造人格、砥砺品性、传承道统,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钱穆先生曾在其《国史大纲》序言中指出:“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少年,对本国历史当有所知,对本国已往历史当有一种温情和敬意。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说:“灭人国者,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共有的记忆,是一个国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她是我们的根,告诉我们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因此,学校教育中,历史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地将历史知识内化成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人格诉求和处事风格。
问:对于历史的趣味性问题您怎么看?
答:其实历史本身是很有趣的,但是历史和历史课(历史教育)又是两码事,历史教育渗透进了国家意志。比如现在的历史教育中,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渗透。并且历史教科书语言虽然非常精炼,但是缺乏故事性。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们喜欢历史,却有部分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历史兴趣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授课,而教师授课的关键在于提升课堂高度,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共鸣,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老师必须提高思想深度,做学者型和智慧型的历史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打动学生。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本身包罗万象,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博古通今,否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课堂上就显得捉襟见肘。如果一个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学生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头脑里浮现的是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画卷,我相信这样的课堂肯定是美丽的,这样的历史教师也肯定是受学生欢迎的。当然,要做到如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广泛的学习。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多读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历史课堂才有高度,才会产生智慧,让学生得到终身受益的东西。其次,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一节好课终究是老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演出来的,尤其是历史课,需要的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老师语言应该生动幽默,抑扬顿挫,妙趣横生,整堂课起伏跌宕,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学生们身处其间,应该是享受课堂的每一分钟,而不应该是被动地听讲。像袁腾飞、纪连海等著名百家讲坛主讲人,他们虽然风格各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语言精练,表达恰如其分。最后,丰富的智慧启迪学生。新的时代,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一节课的生命和价值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懂得了多少技能,而是能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些什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远远比知识教育重要得多,但当前教育的功利化似乎蒙蔽了教师的双眼,我们看重的仅仅只是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长远发展。其实,一节历史课,真正的灵魂在于整节课渗透进的智慧,而这些智慧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任何纯知识的教育都达不到的教育效果。